【楔子】
古人云:讀萬卷書,不如行萬里路~
對現代人來說,行萬里路比起讀萬卷書容易多了,
哈~開玩笑的!
因為一些因緣際會,促成了拜訪路思義教堂的機會。
一直以來總是在書本、雜誌等看到的路思義教堂,
今天終於踏上拜訪的旅程~~
搭上方便的BRT,來到東海大學/榮總站,
校園的大門,就是吸引我的點,
我很喜歡東海大學的字體,
簡潔流暢校名的字體,很容易吸引人的目光,
再看看以前的母校,一板一眼的校名,
難怪沒有創新......
光是校名,就讓我駐足欣賞了好幾分鐘,
按了好幾次的快門。
校門口的鳳凰木林蔭大道,
感覺就像是一座綠色隧道般,
今天的天氣也不炎熱,加上有林蔭的遮蔽,
看到學生們紛紛撐傘或快走,
一點也不詩情畫意......
當我走過後,我也能體會學生們的感受,
天啊~可以容許我罵髒話嗎?
◎※€●§~€(消音中)......
怎麼那麼多蛾類的幼蟲,不僅地上一扭一扭的蠕動,
天上隨時也會有精英的傘兵部隊,空降而下的附著於背包或身上,
雖然,我以前在山上走跳,不太會怕毛毛蟲,
但是......這也太多了吧!!!
走過毛毛蟲大道後,
終於來到路思義教堂囉!
位於校區中的教堂,剛好就在翠綠的草皮上,
這是我的第一眼印象,
感覺好和諧,真的~
到了這裡好像心情都平靜下來囉!
路思義教堂的各角度英姿,
其實這座教堂真的很美,
而且也有好旅客和學生,爭相與教堂的合照。
教堂的設計與構想,是華裔的建築師貝聿銘與台灣建築師陳其寬,
貝聿銘大師當初的構想,是磚砌圓拱的構想,
後來陳其寬多方考量下,多方參考最後決定採用雙曲面的薄殼建築,
才會有今日的路思義教堂。
教堂的結構為了採光及明確表現結構,
四片曲面完全分離,類似倒置船底,
其上小下大的形狀讓人有穩定的感覺。
中午的豔陽,
配合著路思義教堂,
才能拍出這麼特殊的光影照片,
這座教堂真的是不一樣,
在我看過的建築中,
真的是很喜歡的一座,
我想..這也是東海的驕傲和代表。
參觀完教堂後,
順道拜訪了校園內的郵局及鮮乳小棧,
為了就是寄張明信片給自己,
順便也品嚐東海鮮乳的冰淇淋,
本來是想喝鮮乳的,
可惜,喝下一整罐大瓶的鮮乳,
肚子應該會鬧情緒吧!
所以,只好改吃冰淇淋囉!
冰淇淋的味道濃醇,
真的很適合不敢喝鮮乳,
或者像我一樣,一個人旅行的旅者,
分量剛剛好~
有機會真的要品嚐看看,必定不會失望的~
旅行到此,
差不多該結束了..
看完路思義教堂,
真的很期盼有機會可見到夜幕下的教堂,
或許夜幕下的美,
是另一種不同的感受,
還有路思義教堂的鐘聲,
也是我期待的~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