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國內鐵道陸續有重要的活動,
先是,台中捷運綠線的車廂展示,
然後高雄輕軌的第一組車廂,也順利運抵高雄的C2車站,
經過西班牙CAF原廠初步的檢測後,
也開放讓民眾參觀車廂內部,
透過實際的開放參觀,並且提供問卷做為未來新車廂改善的依據。
剛施作完成的輕軌軌道,
嶄新的軌道,剛好離家不遠~
而且也在以前國中的旁邊,
展示車廂的C2車站,更是在著名的凱旋夜市和金鑽夜市旁,
以後如果要前來夜市,搭輕軌直接在C2車站下車後,就可以直接前往囉!
停泊在C2車站的輕軌車廂,
輕軌也是國內首度採用的新大眾運輸運具,
屬於B行路權的輕軌系統,
有與一般車輛共用路權的新型大眾運輸,
國內才剛要起步,
在國外已經有許多城市採用,
而且建設經費比起捷運系統少了很多,
可說是相當新穎的大眾運輸運具~
輕軌列車的全貌,
白色與綠色的車身塗裝,
簡潔有力的設計~
輕軌列車前方的輔助輪,
根據相關人士的說法,
因為高雄輕軌沿途路線有爬坡的因素,
輔助輪的用途是用來輔助車身爬坡,
避免地底盤的車身,擦撞到軌道面的設計。
展出的輕軌列車,因為電源供應設備尚未正式送電,
所以進行系統測試,皆是透過發電機的電源供應輔助,
車廂需要進行移動或測試時,就透過黃色的工程車來推移或拉動,
所以,現場運氣好時可見到工作人員遙控工程車。
高雄輕軌全線採用無架空線的設計,
車廂內配備有超級電容,
列車到站後,透過集電弓升弓充電,
30秒內即可完成充電,
車站的導電軌,猶如捷運系統的第三軌供電設備,
只是差別在於輕軌是到站才充電,
捷運是無時無刻皆透過第三軌供電。
開放車廂內部展示前,
工作然元將最近很夯的“高通通”擺放在軌道上,
高通通一現身,幾乎是鎂光燈的焦點,
大家重點好像都被高通通吸引了~
輕軌列車似乎有些失色。
輕軌列車的車外行車紀錄器,
因為輕軌行駛的路權有與一般車輛共用,
所以當初設計,就有考量到未來事故鑑定的影像需求,
所以在車廂前後駕駛是,以及列車兩側,
一共裝設有6具的行車紀錄器,
作為未來有需求時的參考。
輕軌列車的駕駛室~
駕駛室與一般車廂,只有一面透明玻璃作為區隔,
所以,未來乘客可直接看到司機員的所有動作,
司機員好像有被監視的感覺~
駕駛面板的操作好像有不少,
所以,司機員可能需要有三頭六臂,
不然不知道會不會忙不過來?!
車廂內部看起來相當有質感,
不愧當初是找來跑車設計師的設計,
內部顏色相當的簡潔,看起來就覺得很清爽,
讓乘客不會有太多的視覺負擔,
而且座位採用簡潔的設計,
除了博愛座有不同顏色做區隔。
車廂僅開放一半,另一半是CAF原廠的工程人員進行一連串測試~
車內的到站顯示LED,
由於車站名稱尚未定案,
所以目前顯示的站名只是以最近的金銀島購物中心,
顯示“金銀島”做測試。
車廂內的多卡通驗票機,
輕軌是採用榮譽制,
搭車前可以在車站驗票機刷卡,
一卡通、台灣通、悠遊卡及ETC皆可付費,
如果沒有電子票證,也可以自行於自動售票機付款買票,
當然,車上好像也會不定時進行查票作業,
所以上車前或上車後別忘記刷卡付費。
輕軌列車到站後,
車門開啟需要自行按下按鈕,
所以,
下車前,別忘了要按按鈕,
車站上車也是如此喔!
高雄輕軌車廂開放展示,
真的吸引了不少人參觀,
為了管制參觀的人潮,所以每梯次開放一定的人數進入,
如果等待有點久的話,
請要忍耐一下,
畢竟同時太多人,參觀也不會太舒適~
看完車廂後,
其實很期待未來正式通車,
新的大眾運輸系統,或許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,
不過也期待為高雄帶來新的風貌。